三穗“灰堿粑”又名“灰水粑”。以大米為原料,以柴灰和水加工而成,因其食用方便,將其切成條形,開水稍煮,加些油鹽及其他佐料即可香柔可口,柴灰呈堿性,“灰堿粑”又有助消化、健胃強(qiáng)身功效,男女老幼都適宜食用,其原料稻米、柴灰、水等天然物質(zhì),產(chǎn)品不含任何添加劑和色素,為典型的綠色食品,是人們?nèi)粘T绮秃娃k喜酒的午餐用品,更是人們春節(jié)走親訪友的土特禮品。
“灰堿粑”作為三穗的特色食品,有其用料考究和生產(chǎn)工藝的獨(dú)到之處,“灰堿粑”以大米為原料,但水稻品種不同,米質(zhì)各異,有些品種根本不適宜做“灰堿粑”,三穗縣良上、頗洞曾是歷史貢米產(chǎn)地之一,為生產(chǎn)“灰堿粑”提供了優(yōu)質(zhì)原料,尤其是良上山區(qū)地勢較高,其冷陰田適宜種“麻谷”,做“灰堿粑”最為合適。柴灰作為加工“灰堿粑”的重要原料,在選料上也是很考究的。三穗有豐富的林木資源,大部份農(nóng)家以硬雜木柴作燃料,家家戶戶用柴灶烹飪食物,其灶孔灰未受任何外界污染,用來生產(chǎn)“灰堿粑”既衛(wèi)生,又堿性純正,做出來的“灰堿粑”色澤澄亮,柔韌鮮香。
生產(chǎn)“灰堿粑”的主要工序是:摻灰、浸泡、沖淘、打漿、煮漿、造型、蒸熟和冷卻。
灰堿粑是用大米加工制成的。先用草木灰浸泡大米一天一夜,泡發(fā)后,磨成漿,倒入鍋里用小火不停攪拌至7、8成熟,然后再趁熱用手捏成一至兩斤重的團(tuán),再次放入蒸鍋里蒸90分鐘成熟口,放冷后顏色變黃,切成條放水煮一下,晶瑩透亮...口感柔和,便于貯存、攜帶,是饋贈佳肴,更是青年男女在外野餐的理想食品。
灰堿粑既可熱吃,也可冷食(當(dāng)米豆腐吃啦)尤其是用灰堿粑煮甜酒,那滋味,美得你……
特別說明,我這里說的“灰堿粑”絕對不是周邊地區(qū)說的“米豆腐”,米豆腐主要是吃涼的,灰堿粑主要用于煮熟熱食,很多地方又叫做“油荼”,但三穗縣吃的油荼只是指灰堿粑,不像其它地方那樣還要摻上糊米等東西。
三穗的小吃很多,如油炸粑、辣子粉等,想必凡到三穗來的朋友都領(lǐng)略過它們的獨(dú)特味道,然而,更讓三穗人情有獨(dú)鐘的小吃是灰堿粑。
三穗人對灰堿粑的情結(jié)就象北方人對餃子的感情一樣。三穗人喜歡吃灰堿粑,有時(shí)似超出了“吃”的范疇,吃灰堿粑那種濃濃的意韻、綿綿的鄉(xiāng)俗在人們心間不知流淌了多少年、多少代,現(xiàn)在已不可詳考,只知道很久以來,三穗人世世代 代離不開灰堿粑。
主料:大米2千克,草木灰1.5千克
輔料:熟豬肉末25克,食鹽1克,紅油辣椒15克,蔥花5克,醬油5克,味精1克,骨頭湯150毫升(以上輔料為1碗份量)
制作過程:
將草木灰用沸水浸燙,冷卻后濾去渣滓成灰堿水,把大米淘洗干凈,用灰堿水浸泡24小時(shí),撈起漂洗干凈,磨成漿待用;大鍋洗凈,倒入米漿,用中火加熱,不斷攪動,至米漿煮熟起泡發(fā)粘,把熟漿盛入盆中,晾冷倒在案板上,用手搓捏成8×12厘米的圓條坯(每個(gè)重300克)12個(gè),上籠用大火蒸15分鐘出籠,改刀切成5×1.5厘米的長條。取150克入沸水燙2~3分鐘,撈起裝入大碗中,加湯,放肉末、醬油、味精、紅油辣椒、鹽,撒蔥花拌勻即成。
味型:咸鮮、微辣
特點(diǎn):米粑綿韌,灰堿清香